本縣地廣人稀,在光復前住民多數為原住民及少數之平地人和日人,多以務農為生,在水利設施方面有卑南圳、知本圳、里瓏圳等大小埤圳90餘條,灌溉面積約3,500公頃。
當時的水利組合即今之農田水利署,計有卑南、知本、里瓏、新開園4個組合,年度歲入歲出亦以極少數預算勉強維持。其中較有規模之卑南大圳位於台東、卑南二鄉鎮,該區在未有水利設施之前、土地荒蕪、農民困乏,為求增加生產,改善農民生活,該圳初創於民國14年,繼於民前7年1日間,轄內民眾聯名陳請擴建,由當時日本政府補助工程費13,000元,餘則由民眾負擔勞力,於同年11月開始動工,歷時年餘至民前5年2月間完成,此乃卑南大圳肇建之始。
當時因農民缺乏水利常識,未能充分利用水源、加之補助工程款過少,僅完成一構築非常簡陋之圳路,故引水量不足,且圳路鬆軟,含砂礫量極多,使原定灌溉面積2,000餘公頃之圳路,僅能灌溉600餘公頃,而且係單期作,其餘大片良好土地,則無法發揮其生產功能。於民國7年間一度局部改修,但獲益無多。迨至民國22年,日人再次籌款改造各項構造物,費時3年,至民國25年間始完成較具規模之設施,灌溉面積達1,800餘公頃。
光復後農業生產以水稻為主,而播植水稻需要更適當灌溉,因此政府對灌溉事業特別重視,同時對旱作、土地改良、以及山坡地之開發等項,在在均需得灌溉,以求取優良的效果,增加生產。在二次大戰期間,天災人禍,交互侵襲,灌溉設施頻遭破壞,對於當時喪失灌溉效能的設施陸續加以整修,並將灌溉面積逐漸的增加,至今已有14,000餘公頃。政府在光復之初,即積極督促水利會辦理農田水利修復工程,進而著眼實施改善及新建工程,歷來已顯獲極大成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