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計畫緣由:將舊進水口閒置圳路,以當地石材為材質,並配合現有地形之特性,營造 多樣性之生態環境。採納學者專家之建議,保留珍貴地質斷層現況,兼顧研究與教學 需求。讓水利公園除原有生活機能外,增添自然生態與地質教育功能,以更符合三生共存之理念。
二、施工地點:臺東縣臺東市。
三、總工程費:6,865,000元。
四、施工期限:民國95年9月13日開工,民國95年12月26日竣工,共計105日曆天。
五、工程內容:景觀木棧道1座,景觀露台1全,聯絡道路1全,園區整修維護1全,其他1全。
一、改變原有灌溉管理模式,採上下二層分離式圳路,上層為親水步道,下層為暗渠,保持原有灌溉功能。上層的水,最終又回歸原灌溉渠道,水資源完全不被浪費。
二、本工程規劃上兼具促進農業生產、營造生物棲地、改善生活環境及協助高山原住民社區發展等功能。
三、規劃設計時,頻向專家學者請益,並廣徵當地居民意見,營造出符合當地生態與需求的多樣性環境。
四、將原本流經落後、髒亂社區之老舊危險圳路,改造成為景觀優美之安全親水渠道,並進而帶動社區整體發展。
五、本工程從屢遭當地居民多所質疑,到社區民眾逐漸接受本工程,最後更以本工程為榮;完工時以溫馨隆重的移交典禮,與武陵監獄共同承擔起親水公園後續維護工作。
一、本圳路原本髒亂不堪,到處可見荒草及垃圾,甚至曾發生居民酒後跌落圳路溺斃之憾事。經本工程將圳路及週邊環境予以改善後,不但強化原有圳路之灌溉功能,更使整個武陵社區脫胎換骨,令人耳目一新,進而獲內政部評選為模範社區。
二、由於本工程完工後,澈底改變社區景觀,武陵社區宛若一處人間仙境,帶動參訪人潮,使原本最弱勢的高山原住民布農族部落,增加商機,原住民收益隨之增加,生活獲得改善,因而激發原住民對自身周遭生活環境的重視,並主動維護管理本工程成果。本工程為藉由改善環境進而昇華心靈之成功案例。
三、本工程完工後,除使灌區近一千公頃農地,獲得穩定、安全且潔淨之灌溉水源,農作物年產值由2億4千萬提昇至5億4千萬,年產值約增加3億元。